YA文学:照亮少年文学的一片天空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7-12-04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持续活力表现在他的全球视野与探索精神,近年重磅推出的“零时差·YA”书系即是明证。“YA”——中国出版界陌生的符号,也是少年儿童文学创作界、读者界不熟悉的新领域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以“零时差”的速度,试图消弭空间隔阂,将这样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学引进中国,其意义非凡并深远,其功绩不可低估。

    所谓“YA”,即Young Adult的简写,中文译为“年轻的成年人”。YA指13至17岁的人群,13岁永远地告别混沌与童稚,而17岁也还被认为“未成年”。此书系开宗明义:13岁至17岁,童年正在远去,成人世界正在隐隐约约地展现出它的真容。你刚刚告别童年的幼稚与混沌,但还没有参加庄严的成年礼。你对未来充满憧憬,却又惴惴不安,你想尝试所有的人生,又是那么地迷茫与困惑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甄选国外符合这一阶段人群(即13岁至17岁的青少年)的文学作品,在国内同步出版,不啻为一份帮助少年度过青春期、顺利走进成年的成长礼物。

    就目前出版的YA书系作品看,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——

    校园生活

    主要是中小学场景,校园、课堂、家庭、教师、同学、家长,构成作品环境与人群。比如,《说出来》《托德日记》《败者为王》等,主要展示少年主人公的成长历程,并对相关社会问题进行有所节制的探讨。这类校园文学恰恰与中国同类题材作品构成比较,差异明显。不同处至少两点:个人心理世界的披露更加真实无遗;校园生活的展示几乎抵达各个角落。

    劳丽·哈尔斯的《说出来》(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6)采用的是日记体,尽管使用的是第一到第四学期来代替具体日期,每个学期结束时还附上成绩表,时间跨度涵盖了整个高中生活。女主人公的视角充分表达了一位美国高中生的成长经历,真实而不虚饰,细腻而不夸浮。女孩子的少年心理曲折有致:家人的隔膜、父母的疏远、同学的敌意、教师的威权、闺蜜的嫉妒,甚至性伤害,一个高中女生可能遭遇的成长难题,一股脑涌来,却几乎无人倾诉,孤立无援。包围少女的是“高中盛行的十大谎言”、学校和教师的严格监视、男生女生之间的恶作剧——少年的世界,同样是艰难险阻,关山重重!最抓眼球的是少女的反叛情绪——对父母、对学校,譬如“晚餐剧场”中父母的训斥,譬如“第一修正案(续集)”的反叛气氛。是少年青春期生理的焦虑,还是社会性压抑导致的情绪反弹呢?其青春期的普遍性生理因素有多少?代际差异的社会因素又有多少呢?透过生活表象,我们会不由得陷入思索。

    美国知名童书出版人舒尔曼的《托德日记》(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4)与劳丽的《说出来》有一致的目标:追求真实性以及亲近少年读者。不过,14岁的托德诉说更加细致,包括他的家庭生活、作为缝衣的母亲、“贫困阶层”,同时涉及美国中学生的暴力行为:敲诈勒索、扒窃吸毒。托德以被“改造”的“囚犯”登场,对峙着用纪律与规则维持的学校,但这个穷孩子却不乏善良仁慈和对于美的追求。贯穿全书的情节是托德竭尽全力为学校戏剧演出准备戏服,同时,为了阻止“坏孩子”破坏演出,不惜挺身而出。结尾,因戏剧演出而受全场肯定的辉煌一刻“坏孩子”回归了,美国男孩托德站在了聚光灯下,被接纳,被承认。由此也可体察作家仁爱怜悯的胸怀,他包容理解青少年的青春叛逆情绪,同时,相信青少年最终会融入主流社会。作家舒尔曼借笔下的中学生托德,以及与他尽心尽责的指导教师伍德罗夫人之间的交流,都寄托了这样良好的愿望,表达了即便有“代沟”,依然可能跨越、可能交流的期待。

    青春期成长主题

    比较纯粹地叙述少男少女青春期挫折中成长的故事。在这一类故事中,社会问题一般做淡化处理,推到幕后,不提及或极少提及。造成成长挫折的一般是突发事故或者身体疾病等。比如,《活在你的生命里》《夏天往事》《守护夜晚》等。对少年生活有比较深入的开掘,对于人的精神领域有所探讨。 

    特丽莎·利弗的《活在你的生命里》(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6)异常生动地讲述了一对双胞胎姐妹的故事,诚实、善良、公平、仁慈,这些人性中美好的词汇,在这样一部中学校园的作品中,得到了完美表达。开篇生动表达双胞胎姐妹中妹妹对姐姐的不满,因为妹妹和姐姐截然不同:姐姐是开放火爆的交际花,妹妹安静内敛为学霸。但是这一切都因一场车祸而改变,姐姐猝死,妹妹以姐姐的身份活了下来。姐妹身份的对调,导致一连串出人意料的场面。妹妹艾拉痛苦地活在姐姐的名头下,虚假的谎言给她带来无比的尴尬。艾拉需要诚实的生活,需要在过去的废墟中重建自己的人生。值得肯定的还有准确生动的心理描写,女主人公艾拉与姐姐纠结的心理丝丝入扣,中学生的心理取向活跃生动,由此展开少年心理探索令人信服。异常处境下的异常心理,构成这部作品的独特魅力。

    露丝·怀特的《夏天往事》(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6)是一部描写13岁到14岁少女成长经历的小说。少女从偏僻的山乡来到汽车制造地的城市,在城乡冲突遭遇中体验成长之痛:生存艰辛、种族歧视、乡愁萦绕。更为难过的是姐姐得了精神病,而且这种精神病出于遗传基因,命中注定。按照一般现实主义小说的写法,作家水到渠成地导入社会问题,但是,这部小说只是单纯地写了一个少女,在与她朝夕相处的姐姐渐渐骨肉分离的过程。这样的成长经历是很多作家所不愿面对的一个纯生命的悲剧。但它确实存在于人类生命的成长过程中,成为一道成长障碍。稚嫩的少女如何跨越障碍,走进自己的人生。万事不堪回首,希望总在前方——作品昭示的主题,细腻动人,淳朴自然,别有一份励志的力量。

    童话色彩的作品

    这一类作品多多少少带有不同的童话色彩,或玫瑰色的梦,或近于神话故事,或在对比现实世界的丑陋——进而描述另一个童话世界。比如,《全世界都想我们在一起》《蟾蜍和宝石》《山羊》《宠爱珍娜》等。此类作品相对单纯,情节简单,主题明了,但也试图在社会意义与精神领域作出探究。

    海瑟·汤姆林森的《蟾蜍和宝石》(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6)可能是书系中更接近童话的小说作品。叙述印度小城故事,场景描写处于神话与童话之间。两个并无血缘关系的姐妹,身在一个遭到劫难后愈加贫困的家庭,但姐妹意外地分别得到女神的恩赐。妹妹被女神赐予宝石与鲜花,而姐姐得到的是口吐青蛙和蛇——命运陡然转变。在这个转变过程中,姐妹俩历经磨难,最终找到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。作品传达了印度各宗教中间关于反对武力、众生平等、崇尚内省、无私奉献的精神教义。也可以说,在神话与童话的命运故事中昭示出具有普遍人性的价值观。

    罗克·科尔的《山羊》(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5)颇具历险记色彩,讲述了一对少男少女由于夏令营伙伴的恶作剧,被遗弃在一个孤岛上。他们像亚当夏娃一般赤身裸体,面对饥饿寒冷。出乎意料的是两人都选择了逃走藏匿,路途中彼此发现了对方,找到了温暖和力量,他们回避着夏令营和家长的寻找,躲藏在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中间。这是一部在美国获奖的小说,评论界认为作品帮助读者了解野外生存、心理探索、叩问现实等多个主题。毫无疑问,这部作品描述了两个世界:一个是现实生活的世界,一个是逃亡天涯的世界。少男少女在自己的世界中彼此依靠、情感慰藉——而这些需求恰恰是父母和家庭有意无意失落的。在我看来,作品通篇存在一个巨大的质疑:社会和家庭到底对未成年的青少年成长尽到多大的责任?作家的叩问入情入理、水到渠成,并无一丝说教与牵强。

    社会问题作品

    这一类作品社会背景明确,对社会有比较深的介入。往往社会问题凸显:或尖锐冲突、或构成缘由。比如,《布鲁克林大桥》《午夜一起去兜风》《你会在那里找到我》等。作品环境相对其他类型更加切实,主题指向明确,带有现实主义的社会批判性。但一般批判姿态保持温和,社会丑陋面的揭露也比较克制。当然,也有例外,比如《午夜一起去兜风》里对警长双重身份的设计。善与恶的冲突一般也不进入你死我活的激烈状态,但作家社会介入的激情还是明显可见,包括《你会在那里找到我》,虽然写少女生活,但对父亲责任的追究已经接近义愤填膺。

    凯伦·海瑟的《布鲁克林大桥》(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6)通过14岁的男孩约瑟夫从小在纽约长大的经历,描写了俄国移民20世纪初的美国生活。是书系中罕见的具有明确社会背景和政治意识的小说。不过,作家并没有离开少年的视角,少年的初恋,少年的幻想,少年的亲情,少年的美国梦,以及少年对边缘社会的接触。作品塑造了“女王姑妈”的形象,她的人生使命就是挣钱,拯救亲人同胞——从俄国移民至美国。同时描写了移民大家庭中的母亲、妹妹、姑妈、舅舅以及各色友邻。善良仁慈的人性,与追求美国公民的权利——生命权、自由权、追求幸福权——合为一体。比较有意味的是,作品创造了一个“大桥下”的特殊空间——一个主流社会忽略乃至遗忘的城市角落,它传达了大城市存在一些无法融入正常生活的边缘少年的人群。这个角落是边缘社会的隐喻,其深刻寓意也是作品的独到之处。毫无疑问,它并非以社会背景与政治意义取胜,而是俄国移民少年特殊的情感经历,为纽约这座名城留下一段生命的记忆。

    娜塔莎·弗兰德的《你会在那里找到我》(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7)与《守护夜晚》题材相近,但小说对父母离婚、非原生家庭子女生活的社会问题介入更深,心理表达更加淋漓尽致,颇具艺术的治愈功能。作品面对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:离婚家庭和再婚家庭,如何保护子女的成长不受到负面影响?13岁的安娜的母亲患有严重精神病自杀未遂,父亲娶了比自己小16岁、年轻的刚毕业的女大学生丽娜。少女几乎到了痛不欲生的边缘:一面牵挂病中母亲,为不能照顾亲生母亲内疚;一面艰难适应父亲新组家庭的生活。老师的关怀、父亲的道歉、继母的引导、同学的温暖,以及慢慢苏醒的母亲——这个深陷挫败感、压抑至萎靡病态的少女逐步回到了正常的轨道。这样的作品尽管正面遭遇家庭变故,却充满了青春的力量,召唤着迷茫的年轻人走出迷境,迈向人格独立的阳光地带。故事虽然平凡,但其中的情感又是那么真挚,那么动人心弦。

    集中阅读YA书系后,把书系十多本书摊在桌上,便油然而生出一种仪式感。书系中的每一部作品,都促使我们回望童年,在那些飘渺悠远的记忆中间去寻找:对人的身体的好奇、对社会关系的诧异、少年情绪的莫名纠结、依恋父母的隐秘情结——羞涩、恐惧、孤独、兴奋——几乎所有的情绪标签,都可以在作品中找到对应。使人不由得反思:13岁到17岁的年龄段里,我们是怎样走过的?我们与父母前辈、兄弟姐妹、同学朋友、学校、社会,构成什么样的关系网络?我们如何身处其中,在人生的一片迷茫中,一步一步摸索地走向成年?在每一个虚构的故事里,时常在瞬间超越时空,唤醒你沉睡多年的记忆,往事浮现,沉痛泛起,同时,作家似乎还在不断地回应着现实世界一如既往的种种问题,介入社会的激情随处可见。

    仔细阅读书系作家的作品,不难察觉,在我们的少年文学创作中还有一些有意识和无意识下的戒律禁条。除了教育现状与学校管理的原因外,也许我们还可以在文化传统中找寻更加久远与深层的原因:我们可能从来没有尊重过这个年龄段的少年,青春期的生命个体常常在看似无比呵护的裹挟中,被悄然忽略!

    “YA书系”的亚文化色彩也值得一谈。对于青年亚文化,西方的学者作出了开创性的理论贡献,杰出的学者玛格丽特·米德在她的《文化与承诺——一项关于代沟问题的研究》提出:代际差异即是现代世界的特征,“每一代人的生活经历都将与他们的上一代有所不同的信念。”平心而论,“YA书系”对少年亚文化的披露相当克制,作家笔下的少年角色在流露亚文化兴趣的同时,与正常的主流社会生活方式始终保持着紧密联系,绝大部分作品描写都没有陷入亚文化人群的标志性氛围。因此,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时光不再,但青春不老。跨越时空的少年依旧面对如出一辙的“少年维特之烦恼”,只要人类在,青春期在,问题依旧在。